微信公众号搜索:魏庆培训

ID:weiqingpeixun

@魏庆老师

大卖场和电商的狂欢宴,终究不是流水席



一、大卖场的变态与常态

前几天,给一家食品行业领导品牌培训,老板告知我,他们一年在大卖场渠道,直营20多个亿的销量,结果,还赔钱。

行业领导品牌,在大卖场一个渠道一年卖到20多个亿,还赔钱。你们,还想咋地?大卖场的疯狂倒计时了,原因如下:

1、 新鲜劲儿过去了,最初,消费者对大卖场“货品全、价格低、购物环境好”是有股子新鲜劲儿的,如今新鲜劲儿早已经过去了。问问你身边的人,多长时间,没去大卖场逛着玩了。为买一卷手纸,要TMD一楼进,兜八个圈子,二楼出……。

2、 购物体验并不好,购物便利?当然是社区店更便利。大卖场相对路远、高峰期收银排队、还有七拐八拐居心叵测的强制路线。

3、价格没有明显优势,大卖场跟电商比,价格明显吃亏。部分品类,大卖场的价格相对居民楼下的便利店小卖部,价格也未必有优势。

4、生鲜品类输得惨,大卖场相对小区周围的专业生鲜肉菜店、蔬果店,从货物质量、新鲜度、促销手段、经营灵活……都不占优势。不入行的人不知道,内行明白,一把屠刀剁肉的师傅,绝对是个技术活儿……

5、成本上升,厂家退出,经济下行,部分品牌退出大卖场。但是大卖场的采购,依然要从今年的4只羊身上,薅出去年5只羊的羊毛,存量厂家渠道成本会越来越高,更多厂家的神志开始清醒:“原来大卖场并不能一统天下,原来不做大卖场我也死不了,操,这赔钱买卖,老子不玩了”。

6、楼盘配套红利,发展商开发一个楼盘,不会去配套开发一个农贸市场,或者引入一个家乐福(这个活儿,政府不干,开发商更不干)。但是每一个楼盘开发后,都必然会出现配套的BC超和肉菜店,生鲜蔬果超市。“你离消费者越近,就离竞争越远”——消费者身边的这些BC超市、生鲜超市、肉菜店都在不停地分流和拦截大卖场的人群,这对大卖场来说,是致命打击。

大卖场的靠一惊一乍的惊爆价赚眼球,靠黑厂家供应商的费用赚后台毛利的,变态时代,倒计时了。淘汰一批不知悔改的大卖场之后。这个渠道,会逐渐还原成一个老老实实做生意,赚前台毛利,改善产品结构,提高坪效,自己养活自己的终端常态。

 

二、电商的狂欢宴,也不是流水席

电商的狂欢目前还在继续。但是狂欢夜宴不是流水席,这几年下来再回望

当年鸡血满满的“今天不电子商务,明天无商可务”,就是个笑话。

快消品这么多品类,如今被电商颠覆的有几个?电商销量占几个点?

都看明白了,对很多厂家而言,双十一已经是个赔本、乱价、还赚不到吆喝的鸡肋。

电商倒逼中国制造业生产低质低价产品,也只是一阵子的事情,大品牌不会再屈就,小杂牌山寨货在电商上的恶劣表现,会被消费者唾弃。某宝等平台的商品质量,已经被消费者贴上了心理标签……。

更别说收税、质量监督、平台责任、法律风险……利剑高悬。

嗯,这妖孽兴风作浪有几年了,终究得回自己山洞里待着,老老实实干活儿挣工分。丫好日子不多了,想吃点啥吃点啥吧。

石器时代结束了,不是因为石头灭绝了。蒸汽时代结束了,不是因为煤炭用完了。而是因为,消费者更好地选择。贸易集约效应带来的是一家独大的垄断,对消费者而言,垄断和一元化的商业形态,绝对不会是更好的选择。

每一个阶段,贸易集约效应都会造就几场闹剧。但是,闹剧会落幕,价值会还原,去魅化,早晚的事。当年手握批文的当权派,不是也牛逼过几天吗,如今,这事儿都成文物了。

 

三、动不动就拿“死”吓唬人,这是病,打一顿就好了

我这辈子做营销、被人“吓死”好几回了——

二十多年前,刚入行,听人家说“酒量代表销量,酒品代表人品,喝不了酒,你做什么业务”。几乎吓退我这个不喝酒的学生哥。

十几年前听大师们说:“不做通路精耕,就得死。必须得通路扁平化”……。吓得民营企业,也学康师傅,画线路,上一图两表,拿线路手册……

后来又听专家们说“大卖场会打死传统小店,不做就得死”……。唬的多少厂家排着队,玩了命似得往大卖场里面扔钱,惯坏了大卖场的游戏规则。更有多少厂家过度直营,产品价格穿底,反过来打死了自己的经销商通路……

这几年,大师和专家都普及了,满大街人人都扯“互联网思维,不互联网,就得死”……。嗯,且看专家们粉墨登场,满脸的意味深长,思路比尿路更复杂,蛊惑之下,企业英勇献身……

回望这些死亡恐吓,嗯,这梦真他妈的噩。其实,这些言之凿凿的预言,和“酒量代表销量”一样,无知脑残,片面臆断。

动不动就拿“死”字吓唬人的,这是病,打一顿就好了。

按照这些预言,现实生活中,那么些跟“预言”拧着干,还“没死”的企业,都是幸存者,九条命。垂死病中惊坐起。谈笑声风又百年。 

真难得,感谢这个江湖,让我看到这么多恐龙。

 

魏庆,写于2016年10月4日,北京往山东的高铁

 


2018年8月2日 20:00